| 网游玩家用百联充值漏洞网络造币110万元_网络游戏新闻_全球游戏门户第一站

2010-10-15 09:45:23
来源:158card
886

  陈菁衎(kàn),1988年生,高中文化,无业。

  邢晓炯,1987年生,技校文化,无业。

  2009年10月28日,对这对喜欢上网、聊天,又没啥正经工作的好朋友来说,一个充满诱惑的“暴富”机遇几乎是撞上门来。

  充值2元Q币,“余额”竟然翻番

  一天,在邢晓炯的家中,两个小伙子各自摆弄着自己的电脑。

  这时,陈菁衎那边,玩网游需要的Q币用完了。他用笔记本电脑打开了“百联”的充值页面,准备在线购买所需的2元Q币。

  对外人来说,在线买Q币有点复杂:先要用网银工具,将银行卡中的金额,转购成“百联”的会员积点;然后再用会员积点,购买等值的Q币。但这套流程,对惯于网络生存的陈菁衎来说,不费吹灰之力。

  接下来的几分钟内,陈菁衎在网银支付页面上填完了2元转账金额和密码,然后在“付款”栏按下了鼠标。按照常规,接下来网站会出现一个二次确认的界面,再点击一次,“百联”的会员积点余额就将增加2元,而对应的网银账户也将减少2元……当天的怪事是,本该出现一个确认界面,居然出现了两个。更离奇的是,这两个确认界面都能成功地为“百联”的会员积点增加余额!

  花2元钱,却充值了4个“百联”积点(相当于4元)。陈菁衎马上意识到,很可能是自己为了防止电脑中木马病毒,在浏览器上所作的特殊设置,影响了“百联”充值服务器的正常运作。

  他急忙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邢晓炯,并特意调整了浏览器的设置,让确认界面出现得更多。

  起先,邢晓炯将信将疑,但当他看到好友演示着神奇的充值手法后,也惊住了。

  既然独家发现了百联积点的充值漏洞,陈、邢都觉得,该把“事业”做大。

  多渠道变现,两人疯狂“造币”

  两人经商量,先向邢晓炯的表哥小周,借了1万元做本金。其中的8000元存入了陈菁衎的网银账号,用来支付积点充值中的实际支出。

  同时,两人分头在“百联”网上,申请注册了数十个虚拟账号,准备用于注入海量积点。

  再接着,两人从互联网上搜索到贩卖身份证的线索,特意赶赴市中心和对方交易,花钱购入三张他人的身份证。

  他们的计划是,先利用网络漏洞,为虚拟账号充入巨资。然后再到网站上,利用游戏币、电话卡等充值交易,将积点变卖,金额存入银行卡,再到ATM机上设法提现。

  陈菁衎算过,在理想情况下,每张身份证至少可以申请到六七张银行卡。如果上述的流程运转顺利,按每张银行卡每天ATM提款2万元的限额来计算,一天两人就能轻松拿到20万元以上的现金。

  “要么干脆弄弄大,搞个几千万元或者上亿元,跑到国外去算了。”在昨天的庭审中,陈菁衎毫不掩饰自己一度的妄想。

  所幸,因为银行管得严,两人买来的身份证并没能办理到银行卡。

  不过,在大卖场办理联华OK会员卡并不需要严格的身份审核。在表哥小周等人的帮助下,他们很快就办理了多张联华OK会员卡。而会员卡和积点卡是可以金额互转的,会员卡又有现成的“黄牛”持币待购,套现还是不难。

  就这样,在短短数周内,两人分别利用充值漏洞、虚拟交易、会员卡变卖等方式,为自己“造币”110万余元。截至案发,其中的29.4万元已被其套现、花用。

  好友庭上反目,各自推脱罪责

  昨天上午,陈菁衎、邢晓炯的刑事庭审在普陀法院准时进行。公诉机关指控两人构成盗窃罪,而且数额特别巨大,提请法庭定判。

  但庭审却不顺利,陈、邢虽是昔日好友,却在罪责的划分中,不约而同地把自己描述成罪责较轻的一方。

  陈菁衎说,自己起先一直暂住在邢家,虽然发现了漏洞,但是在经手了最初的2万元“造币”后,因为后怕就已经收手,而且搬出了邢家。司法机关掌握的那些虚拟账号,除了两个是自己申请的以外,其余的都是邢晓炯所为。高达上百万元的“造币”,肯定和他无关。

  邢晓炯则称自己是个电脑白痴,从头至尾,就根本不懂怎么利用漏洞去“造币”。“我是在网上申请了十几个虚拟账号,但那些都是陈菁衎让我帮他申请的”,邢晓炯向法庭表示,包括虚拟账号、购买身份证、办理银行卡等流程,自己大多是受陈菁衎的指使所为,而在陈搬离自家后,他就没有接触过“造币”和“洗钱”。

  为了证实自身相对“清白”,陈菁衎抛出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新情况:说实话,我自己早就有网上“洗钱”的渠道,什么虚拟的东西都可以到那里轻松地变现,如果要“洗钱”,我直接上网就可以了,干什么要用那么笨的办法去找“黄牛”?

  法庭注意到,公诉机关掌握的证据,似乎并不足以厘清陈、邢两人在盗窃活动中的数额。因此,法庭当庭提出本案退回补充起诉。

来源:新闻晨报

 

 


【编辑:暖夏】